20世紀1940年代以前就流傳以已久的傳統食品,麻竹筍乾,由於當時經濟落後,莫說工商業發展,就算農業也都還在人工獸力階段。
1940、1950年代因為人民所得極低,家戶用於衣食溫飽費用佔所得中很重的比例,因此農民莫不極盡所能將所產農產品,作出能長期保存的加工或處理,筍乾就是其中一項。
沒有覆草或蓋黑色塑膠布以遮蔽光線的竹筍通常都是綠色或是其他深色殼。
白殼筍:沒有苦味,食用上通常是直接煮食,清炒湯食皆宜,都在筍子短短時即予採割。深色或綠色殼筍:因深含苦味,通常會先經過處理過程,再經煮食,依不同須要有短採及採割長筍。
這三枝筍子明顯比其它筍子白晢,這就是有覆草蓋黑色塑膠布阻絕光線的“白筍”。
麻竹筍通常是整枝載回家再作剝切工作,但是遇有竹叢離車道較遠時,就如這張相 片所示就地剝切以減輕重量。載回第二車,阿婆還沒剝完第一車的竹筍。
麻竹筍通常是整枝載回家再作剝切工作,看阿婆的思索及剝殼切筍,雖然八十四歲高齡,還很穩健俐落。
一部份已經完成剝殼呈現細白筍肉的生筍。分切成“筍管及筍尾”。
麻竹筍經過剝殼後,外殼重新套疊收集,運往原麻竹園或其他果園,一來當綠肥回補農地,二來可以降低垃圾量減少處理場負擔。
剝殼切段後排放在〝大鼎〞準備升火煮熟,金字塔式的堆置,與下二張圖片並不是同一鍋。
整鍋煮沸,煮熟兼去苦味。
整鍋煮沸,煮熟兼去苦味。
筍管及筍尾經加溫煮沸後,裝進透水袋再加以重力(石頭)壓制,初步將含水逼出。
初步將含水逼出,再以重物或壓縮器具作二度脫水。
經過二道重力脫水處理後,散灑曬太陽晾乾,但乾燥程度就憑經驗而定了。筍乾上頭灑了鹽巴。以現代科學及標準數量化精神,誠然應將筍乾與食鹽比例予與數字化,方能掌握穩定品質及適當的保存期限;也因此我們能除了清水及食鹽,沒再加入其它物質。
筍乾灑鹽後筍鹽攪拌後,已完成製作程序。
筍乾香三層五花甜肉,口感應該與〝東波肉〞不相上下,各有所長。
上一張照片,小小一盤,一盤小小,不痛不癢不過癮,來盤大的。這麼可口,再有何求?